疫情下的传媒影视行业该如何生存

2022-01-10 23:44:59

新冠肺炎的出现让正在蓬勃发展的影视行业戛然而止。这是一个全民被迫休整的时刻,影视行业更是首当其冲。近几年影视行业习惯了所有的美好和光鲜,却不知一场疫情足以让许多美好幻想瞬间破灭,影视行业瞬间变得萧条。


疫情下的传媒影视行业该如何生存(pic1)


尽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迷,但整个行业却似乎并未就此消沉和悲观。



一方面,随着国内疫情的缓解,影视行业正在逐渐复工中。另一方面,企业和资本市场对于未来也展现出信心。阿里影业就发布公告称,当前的“电影和电视剧储备片单充足、现金储备充裕,经营不受影响”。万达电影也表示:“虽然公司短期经营业绩将面临较大压力,但不会影响公司长期盈利能力。”


疫情下的传媒影视行业该如何生存(pic2)


两会期间,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、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饶曙光则认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,“希望比钻石更珍贵”。有分析认为,之所以市场对影视行业发展都具有信心,除了相关政策的支持带来的信心之外,以下几个因素也不容忽视。



一是可预期的市场需求。二是精品化的供给。三是产业转型加剧。


疫情下的传媒影视行业该如何生存(pic3)


另外,还有一点值得关注。中国影视行业从2018年就开始进入调整期,经过近两年的去库存、重内容、强制作的调整,许多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业务布局日渐完善,整体实力已经有了很大提升。展望电影市场后续的走势,尽管目前院线复工以来首周末的数据较为鼓舞人心,但疫情仍存在一定不确性,从制作、宣发到放映各环节的行业整体性修复尚需时间。



这也让产业内公司走向更多的合作。“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了,越是困难的时刻,越是需要联手共克时艰,帮助行业尽快复苏“。


疫情下的传媒影视行业该如何生存(pic4)


疫情只是催化剂,对影视行业的发展而言,从中长期来讲,核心动力还是科技创新。这次疫情也警醒了长期以来业务单一的影视制作和发行公司,是时候做出改变了,变则通,不变则壅;变则生,不变则亡。疫情过后,影视行业可能会迎来一个优胜劣汰的新时代。



影视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?从内容角度来讲,随着互联网的科技创新的发展,会两极分化,一方面头部内容、好内容的马太效应会愈发明显;另一方面,长尾效应也将更明显。专业内容媒体平台不会一家独大、寡头垄断,用户决定市场格局。对于中小型电影公司来说,由于业务模式较为单一,抵御风险能力往往较为有限,在当前影视周期下,缺乏灵活转身的能力。因此应当通过联合作战,与合作方在资本、资源等各方面形成互补,从早期的项目组局模式,转为更为前置和明确分工的相互协同,也有助于摆脱单一渠道依赖,并更大程度发挥独立公司自身的优势。



“科技创新必将进一步促进影视行业发展,而且影视行业必将有无限的发展空间,尽管期间可能有变化和偏差,但这个大方向是必然的”


疫情下的传媒影视行业该如何生存(pic5)


总而言之,疫情从某种程度上给网络视频行业带来了机遇,让用户体验了更多的、更好的娱乐方式。疫情当下,影视行业需要的是熬一熬。观众也期待疫情早日过去,能在电影院吃着爆米花侃着天聚在一起更有情绪。